導語:智慧農業將大大提升農業生產質量,推動農業的全面升級,對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實施有著重大作用。預計今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
中國智慧農業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2020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
國家在智慧農業或智慧農業產業化上給予了諸多的政策及扶持。2017年的一號文件中,明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到了加快科技研發,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和農業裝備智能化。
2019年的一號文件中,提到了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

智慧農業到底是什么?
通俗一點來講,智慧農業就是讓農業生產和管理以及產業鏈上更智慧、更便捷。
智慧農業可以解決傳統農業的哪些問題?
《2019年智慧農業市場調研及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智慧農業主要有四大應用場景:數據平臺服務、無人機植保、精細化養殖以及農機自動駕駛。其中數據平臺服務在智慧農業生產環節應用場景中占比最高,達到40%。
智慧農業可以解決傳統農業的哪些問題?
1、提高效率
農業效率低,是因為生產工具和管理方式比較傳統。如果加入互聯網技術或者生物技術,農業生產效率或者管理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根據一項調查,相比于傳統農業,農業企業采用智慧農業可以提高70%的效率。
減少農藥、合理施肥
智慧農業無人機植保作業相比傳統的農藥噴灑方式,解決了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施藥安全隱患多等問題。我們還可以利用大數據等技術監測農業需求的化肥量,從而進行合理施肥。
提高農機智能化水平
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農機裝備的智能化水平,是實施智慧農業、實現農機農藝融合、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我國各地圍繞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控制、衛星導航定位在農機裝備和農機作業上的應用進行了有益探索,在大田精準作業、設施農業智慧管理、畜禽智慧養殖等方面涌現出很多成功案例。

根據新疆兵團實際應用統計,利用應用北斗衛星導航定位自動駕駛技術,畝節約人工成本60%,畝增收節支193元。
2、以銷定產
在農業產后加工流通環節中,隨著農村電商、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進了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為農業打開了廣闊的市場。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利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處理分析可以進一步了解到商品的購買群體、該群體的購買習慣以及同品類商品中哪些更受消費者青睞。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制定銷售策略、進行差異化定位,更好地抓住消費者心理、滿足消費者需求,繼而在消費群體中形成口碑,助力打造自身品牌。
拼多多起家于農業,在“拼”的基礎上,平臺逐漸發展出成熟的“農地云拼”模式。產品的需求在云端整合后,又通過平臺遍布全國的新農人體系,鏈接到了各大產區,并根據品種、成熟周期、物流條件、精準匹配給對應消費者。

丘北縣是我國優質雪蓮果的核心產區。去年拼多多年貨節上,丘北“多多農園”上線不久的店鋪售出超過30噸雪蓮果,約有七成訂單來自一、二線城市。通過“多多農園”扶貧模式,農民在網店上每賣一斤雪蓮果,收入比原來增加近一倍。云南雪蓮果價格10公斤上升至30元至40元,雪蓮果迅速成了2019年的網紅水果。
正是因為去掉了中間流通、渠道商的各個環節,通過降本增效,讓農民和最終的消費者都成為受益者。

3、農產品安全(追溯)
目前涉足智慧農業的企業,如阿里、京東、華為等都在布局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食品追溯系統可幫助企業實現產品種養、生產、銷售、流通、公眾服務、物流等環節的整個生命周期的監管,也可把這些信息通過互聯網、終端查詢機、電話、短信等途徑實時呈現給消費者,理論上做到對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全知曉。
對于消費者來說,只需借助安裝在手機上的APP,掃一掃食品包裝上的條形碼,就可以進入數據庫,獲取食品生產廠家以及食品主要成分等信息,購買到放心可靠的食品。
如果企業愿意開放數據,食品監管部門也可以通過云端的食品生產企業的自檢報告數據和政府抽檢數據進行比對,把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與誠信狀況鏈接起來,提高監管效率。
素材來源:農業行業觀察、中商產業研究院、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神農島(id:sndfly)編輯,轉載請注明。

“村贊”的智慧農業物聯網建設
?通過LoT智能設備+農業管理+農業大數據+農業AI,實現智能農業生產環境監測和自動化控制。快速反映農場運營狀況,隨時隨地掌控環境變化情況,規范了農場生產過程,提高效率,并能準確發現種植問題,讓農場的投入和收益更透明,追溯系統提高農產品的可信度。